UNIVERS Lab in PKU

UNIfied VEgetation model and
inVERSion of Remote Sensing

【团队动态】2023年新疆天山北坡科考

首页    学术前沿    【团队动态】2023年新疆天山北坡科考

202373-710日,北京大学植被遥感物理实验室一行5人在范闻捷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新疆天山北坡进行野外考察,此次实验目的是为植被分类和长势监测选取样本和验证,实验观测内容包括:无人机拍摄、LAI测量、GPS打点、地物类型拍照记录等。主要考察路线图如下:

每日路线及考察内容

73日,北京前往成都

 

 

74

  • 实验区:哈密周边农田

  • 观测点位:72

  • LAI观测植被类型:棉花、玉米、辣椒、杨树林、骆驼刺、柽柳

  • 拍照记录植被类型:棉花、花生、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玉米、辣椒、胡杨、酸枣、荒漠草原等

  • 无人机飞行记录植被类型:荒漠和荒漠草原

74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75

  • 实验区:哈密-石河子地区
  • 观测点位:183
  • LAI观测植被类型:杨树林、山地灌丛、落叶松、草地等
  • 拍照记录植被类型:裸地、红莎、荒漠、涵养水源、青稞、人工落叶松林、山地灌丛、草地、防风固沙林等
  • 无人机飞行记录植被类型:防风固沙林

75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76

  • 实验区:木垒哈萨克-天山天池-石河子市
  • 观测点位:99
  • LAI观测植被类型:玉米、茴香、甜叶菊、云杉、白桦等
  • 拍照记录植被类型:玉米、茴香农田、荒漠、防风固沙林、云杉等

76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77

  • 实验区: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
  • 观测点位:105
  • LAI观测植被类型:玉米、棉花、葡萄、灌丛、森林等
  • 拍照记录植被类型: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葡萄、棉花、玉米、荒漠、灌丛、荒漠草原等。
  • 无人机飞行记录植被类型:农田、农田防护林、荒漠

77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78

  • 实验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奎屯市
  • 观测点位:93
  • LAI观测植被类型:棉花、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
  • 拍照记录植被类型: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荒漠、荒漠草原、胡杨林、棉花、农田防护林、草地。
  • 无人机飞行记录植被类型:农田、农田防护林

78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79

  • 实验区:奎屯市-沙湾市-乌鲁木齐市
  • 观测点位:123
  • LAI观测植被类型:棉花、葡萄、辣椒、番茄、玉米等
  • 拍照记录植被类型:防风固沙林、荒漠、葡萄、辣椒、小麦、棉花、农田、番茄等。
  • 无人机飞行记录植被类型:农田、农田防护林

79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710

  • 实验区:乌鲁木齐市周边森林地区
  • 观测点位:56
  • LAI观测植被类型:杨树林、榆树林、小麦和杂草等
  • 植被类型记录:防风固沙林、荒漠草原、杨树林、小麦和杂草、榆树林草地等

710日主要路线(红色多边形)及打点位置(黄色图标)

新疆天山北坡科考合照

 

感想

杨斯棋

82000多公里,这是此次新疆野外观测实验所记录下的里程数。当汽车飞驰在平坦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我们眼前是不停变换着的一道道风景线:荒凉的戈壁、青黄的草场、起伏的石山、孤寂的林木、金色的农田……我们一起见证了新疆山川湖海的美。

在新疆野外观测实验的日子里,不能弹琴赋歌,那就用举起的手机记录地物的样貌;不能风花雪月,那就用手中的LAI-2200测量植被叶面积指数;不能策马奔腾,那就操控起大疆无人机替我们俯瞰大地……这些天的行程很累但很充实,新疆美丽的风光、范老师的关心照顾以及小组成员的团结友爱,这些都让我在每日出野外后回到住所后的疲惫得以消散。一路走来,也许总有那么一些意外的惊喜或挫折,但是回过头来发现有太多闪光、值得回忆的片段。

此次新疆野外观测实验是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仪器操作应用到了实处。在出野外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作为遥感人的“快乐”: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里体会植被的重要性;艰难钻进玉米地以及一脚踩进湿漉漉的农田里;穿行人工防风固沙林,在测量的间隙里聆听范老师的知识讲解……或许不知道下一次重访新疆是什么时候了,但这段在范老师的带领下,与小伙伴们共同协作、战胜困难的经历我会永远牢记。

翟德超

此次新疆天山北坡为期8天的考察是一段充实而难忘的经历。我们对各种植被类型进行了详细观察,包括荒漠、草地、森林以及各种农田,如棉花、辣椒、玉米等。我们在考察荒漠时特别关注了荒漠草原,让我们真实见识到荒漠中并非只有沙子,而是生长了不少植被,例如花花柴等,生物多样性也很高。通过无人机飞行和地面测量,我们还进行了叶面积指数的测量,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考察期间,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车上度过的。尽管无法下车,但我们利用软件两步路记录了路线,并通过手机拍摄照片标记路两旁的植被类型。一旦有机会下车,我们就使用LAI2200进行叶面积指数测量,并进行无人机飞行。晚上回到营地后,我们处理白天收集的数据,包括对照片进行编号、对LAI进行数字化、制作图表和完成当天的考察日志。

我要特别感谢范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对各种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要感谢两位司机王师傅和任师傅,他们带领我们深入新疆的角角落落。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兄师弟师妹们,他们在整个考察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帮我找回了丢失的无人机。

整个考察期间整体来说比较顺利,通过这次考察,我不仅增加了对新疆天山北坡的了解,还学到了LAI2200数据和无人机数据处理的技巧,这将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会珍惜这次宝贵的经历,并将其作为我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

 

黄志成

此次新疆野外实验历时8天,加上前期的路线与点位规划、后期的数据处理,不觉已近两周。在野外实验中我主要负责LAI的测量与记录,范老师和两位师兄对我的工作提供了许多指导,我在操作仪器时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此外,我们还考察记录了一些地物类型,对新疆的农业、生态有了更多的了解。

尽管在遥感图像上看过许多次天山北坡区域,但只有踏上这片土地你才能真正感觉到北疆的美,才能将屏幕上的图像、参数与实地情况对应。通过考察,我理解了荒漠在IGBP分类中被称为“barren”而非“dessert”的原因。印象最深的是从哈密去木垒的路上,我们沿着S303省道,一路海拔逐渐升高,窗外的风景也从戈壁过度到高山草甸、林地,美不胜收。

这次野外实验整体十分顺利,虽略有波折,但有惊无险,考察任务圆满完成。高山上的蓝天白云,戈壁中的落日余晖,魔鬼城奇特的雅丹地貌,都展现出新疆别样的风光。除了一路的风景外,地学人野外工作的经验与知识、与实验室同门合作的经历同样难忘。

彭雪洋

8天的新疆科考一晃眼就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实验室的野外考察,也是第一次踏上新疆这片土地,看见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前往新疆的飞机上,一个蓝、白、褐的世界闯入了眼底,雄伟壮丽的天山山脉,是与这片土地的初次相遇。踏上这片土地后,很大的感受就是很平很广很大。在接下来考察的日子里,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隐藏山中的一片片林地,山间的小溪流,成排的防风固沙林,还有便是这次考察的重点——农田部分,成片的棉花、辣椒、玉米、葡萄架、西红柿等等。

在野外考察前期,我学习了如何规划路线,选择考察点。在野外考察中,我主要负责的是LAI的测量与记录,学习了LAI2200GPS的使用方法,真正做到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仪器操作应用到了实际,同时也是去到实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疆天山北坡独特的自然风光。在野外考察后期,主要负责处理无人机数据、LAI测量点数据。

第一次参加实验室的野外考察,在出发前是茫然与忐忑的。在考察中,在老师和师兄们的耐心帮助与指导下,我顺利地融入了,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有小挫折,但也很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的考察任务。这次的野外考察,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经验技巧,收获了一些成长,也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总结

本次新疆野外观测实验圆满完成,相信此次实验能为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带来更多客观真实的数据以及翔实的科研学术成果,并为进一步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体系做出贡献。

2023年7月12日 22:00
浏览量:0
收藏